什麼是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自然醫學、輔助醫學與功能性醫學?

–暸解幾個現代新興醫學派別

 

美國整合醫學教授與台灣健康保健書作者 陳立川博士

 

整合醫學(Integrative Medicine)一詞是在1990年代初期比較頻繁地出現的,它的出現是為了改變醫學的導向,從疾病為本轉換為以療癒為主的醫學系統。整合醫學從業者有不妥協的特色,就是要提供身心靈合一的好醫療,不管它的來源是傳統或是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整合醫學醫師瞭解:好的醫學是質問探索心驅使的開放系統,既不拒絕傳統醫學,也不一昧不求的接受另類醫學。

第一,我們視患者為醫療團隊最重要的成員,也就是說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生病人關係,而不是以明星或專科醫生為中心的醫療系統。其次,病人的醫療團隊不僅限於明星或專科醫生一人,而是整個團隊,包括醫生、各種治療師、營養師,甚至靈療師。第三,這些人同心一致地運用所有安全又有效的療法來治病,不只限於所謂的「自然」療法,像有些重金屬螯合劑是人造的西藥,不是「天然的」,所以療法更不受限。最後,整合醫學不受限制處也包括「意識形態」,像西醫、順勢醫學(Homeopathy)、中醫…皆有自己的理論原則,這些理論原則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對疾病的看法,看法不同療法自然不同。整合醫學致立於跳脫或超越任何醫學理論學派,改採較實際的「鄧小平」手法治病,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

假如你認為整合醫學好像沒什麼原則,那就錯了!它還是有些運作的模式,只是不像極左、極右派的政治人物以本位地意識形態掛帥,因為病人才是最重要的、治療的焦點。有些極優秀的整合醫學醫師依多年的臨床經驗發展出整套的醫療運作模式,這是值得後學學習的。

簡言之,整合醫學是一個新的全面性醫學,把病人置於醫生與病人關係的中心,整合醫學展現重視病人對健康與疾病的看法,讓它比傳統醫學更具有與病人親近的優勢。

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與輔助醫學的定義

整合醫學容納許多另類醫學系統、輔助醫學(Complementary medicine)、功能性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與自然醫學(Naturopathy),我們要先為這些名詞下定義。

目前的趨勢是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與輔助醫學往往被混為一談或交互使用,不過它們都是有差別的。有些整合醫學則因西醫的強烈副作用而喜好以“自然”醫學自居,以利吸引患者,另一方面,功能性醫學原本被視為一種另類醫學,但是在累積足夠臨床數據之後,最近幾年被美國正統醫學院開始接受,進而開課教授,這是可喜現象。

輔助與另類醫學本質的分界並不是很清楚與固定的,而且輔助與另類醫學與西醫的分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一些輔助療法不僅進入美國醫學院,還甚至被保險公司允許支付。

所以,先來討論什麼是輔助與另類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縮寫為CAM)呢?

另類醫學是用來描述一群會隨時變動的診斷法和治療法,它們之所以被視為非傳統是因為在過去,這些領域主要是提供正統西醫以外的另一選擇或對比,因此被集體的合稱「另類醫學」。但是另類醫學也會變成主流醫學,德國的另類癌症醫療醫師以色斯醫師經過多年訴訟後,被德國政府承認其治癒權威性而納入主流系統,他被視為歐洲「生物醫學」(Biological Medicine)的始祖。

輔助醫學強調療法的輔佐使用方式,它被傳統西醫整合入其體系,而不是西醫以外足以自己有所擔當的另類選擇。在實際環境中,只有少數病人視輔助與另類醫學「另類」,大多數病人自行採整合的方式,合併輔助與另類醫學和主流逆勢醫學在一起。對病人來說,不管是正統或另類,只要有效就是好,反而醫師會比較有門戶之見,介意是正統或非正統。不過主流醫學中心對身心類別的輔助療法有越來越接受的趨勢。

輔助與另類醫學是有別於正規西醫的醫療體系,哈佛大學艾森伯格醫師(David Eisenberg)等學者將CAM定義為:「未被美國醫學院廣泛教授或未被一般醫院廣泛使用的醫療行為,例如:針灸、整脊治療及按摩等。」而美國國家輔助與另類醫學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AM,NCCAM ) 則將CAM定義為:「不被認為是正規醫學的各式醫療健康照護體系、執業方式與產品。」

美國國家輔助與另類醫學中心將CAM歸納為五大類:
1. 另類醫療系統(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 ),是根基於一套完整的理論與實務的醫療系統,例如:同類療法、自然醫學、傳統中醫、印度醫學、回教醫學等。
2. 身心療法 (mind-body interventions ),使用各種可以提升心靈能力的技巧,來影響身體的功能與症狀,例如:靜坐、冥想、祈禱、心理治療、音樂治療等。
3. 生物學基礎的療法( biologically based therapy ),使用自然界發現的物質來作治療,例如:草藥、特殊飲食、高劑量維他命、銀杏、靈芝、鯊魚軟骨等。
4. 手部操作及身體為基礎的療法(manipulative and body-based methods),運用手部操作及身體部分的運動來作治療,例如:整脊、整骨療法、按摩、推拿等。
5. 能量療法 ( energy therapies ),運用能量場或生物電磁場的治療方式,例如:氣功、療癒碰觸、靈氣等。

世界各國民眾使用CAM的種類,會因文化與傳統背景、疾病種類與病情的不同、個人求醫行為與醫護人員推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優先選擇。整合醫學醫師在其運用的基礎醫療系統上,往往會再配合其他具輔助性的療法幫助得到更高的療效。

自然醫學與功能性醫學的定義

北美洲(包含加拿大與美國)只有六家主流的自然醫學學院,學生必須在校進修,甚至實習,然而其他的自然醫學派別都是屬於結業認證式的非主流教育系統,不甚正規。所以,兩邊陣營的理念與營運方式差距頗大。

歐美自然醫學的定義是「使用無毒與自然的療法來預防疾病的一種醫療系統」,而且醫師必須服膺在底下七個原則:(1)首先,不製造傷害,(2)自然擁有療癒的力量,(3)找出病因醫治,(4)治療全人,(5)醫師(也)是教育家/老師,(6)預防是最好的療法,(7)成就無病健康(health)與合一健康(wellness)。

近年來有些中醫背景或華人出身的醫療專家也提出所謂的「中華」自然醫學,希望能推廣自然醫學,但是「中華」自然醫學是否能超越中醫既有的歷史成就而獨立成一學派則有待時間的考驗。

我自己鼓吹的「川式」自然醫學則是,利用自然有效的療法來促進人體自然運作的機制以達到療癒的效果,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甚至提升腦力與開發潛能與彰顯神性。例如很多徵狀都是人體自我療癒的現象,德國的順勢醫學醫師赫林醫師與我國古代的扁鵲神醫以前就發現這種身體運作的根本法則,「疾病由淺入深,由下而上。康復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它也是生命運作的基礎(自癒力),所以我們要順水推舟讓病徵提早結束,而不是要去壓抑徵狀讓病源往身體深處潛伏。

根據我過去二十多年的臨床與觀察經驗,我們正在編寫「人體使用百課全書」,讓人們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善待身心,減少誤用與濫用醫療,減少更多的慢性疾病的生成。

最終,我們無可避免的必須暸解到「所有的療癒都是自癒」的自然法則,每個人要有主動追求健康的念力,理解到外力無法成就內在深處的理想健康(身心靈圓滿合一)。

至於功能性醫學,它則是以自然療法,特別是營養療法,來全面性恢復人體不同系統(腸胃道、營養、免疫、代謝、內分泌、基因)的功能(而非病理)為職志,不過整個臨床基礎是奠基在生化營養醫學與分子醫學之上,對於心理與靈性層面的問題則不加以過問,最多只是從腦神經傳導物的代謝物先行分析,再看是否需要用胺基酸與其他營養素來平衡腦化學。但是有一點特別重要,因為人體體質的個別差異性(Individuality),所以一定採用個人化或客製化的治療方案。高劑量營養素、天然抗生素,以及其他植化素(Phytochemicals)可以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低劑量則回歸到系統功能的維持與抗衰老。在這兩方面則又分別傳承較早出現的分子矯正醫學(Orthomolecular Medicine)的治病原則,以及連結到抗衰老醫學(Antiaging Medicine)的預防目標。

例如人體的消化與吸收功能有待消化道各個器官功能的檢測,而吸收則看血液與毛髮營養素的多寡程度而決定。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改善則透過與西醫略為不同的發炎指數來做分析與調整。人體的毒素則透過毛髮、尿液、血液(包括血球、血清)的檢測而決定排毒療程。解毒功能則透過肝腎功能與解毒酵素多寡的分析來做個人化的調整。免疫力則透過淋巴球與顆粒球兩大類的次分類免疫細胞數量來做分析與調整。各種維持身體均衡作用的荷爾蒙也在檢測得範疇裡,包括雌雄性激素整個月與壓力荷爾蒙的早晚變動的情況做出醫療方案。更精準的個人化或客製化治療則透過基因、基因變異性、表觀遺傳性檢測來決定。

近幾年來,在腸道微生物菌叢研究的推波助瀾下,腸道菌叢失衡與治療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跟幹細胞移植一樣,也有先進醫療提供大腸益生菌叢的移植,對某些疾病的改善也出現好轉效果。

整合醫學的深層意義

在我的「整合醫學入門」課程中,我除了簡介一下我的整合醫學模式之外,也介紹了其他醫療模式,以及諸多主題如醫牙合作、功能性醫學、營養醫學(Nutritional Medicine)、環境醫學(Environmental Medicine)、手法醫學、身心與能量醫學、順勢或同類醫學、藥草醫學(Herbal Medicine)、另類醫療系統,繼而再將這些解構完的個別科別再建構成一整合性的醫學區塊,最後區分成四個區塊,計有:營養與免疫醫學、環境與淨化醫學、能量與靈性醫學、結構與筋膜醫學,另外牙科也併存在這四個板塊中(見下表),讓醫牙完整相結合,畢竟古人說過「齒是骨之餘」,也是身體結構非常重要的一環。

 

環境與淨化醫學 營養與免疫醫學
環境醫學

功能性醫學

口腔淨化

淨化與螯合療法

功能性醫學

營養與分子矯正醫學

自然與草藥醫學

點滴與免疫療法

能量與靈性醫學 結構與筋膜醫學
能量醫學(包括順勢醫學與經絡學)

身心醫學

靈性療癒

神經脊骨與整骨醫學

手法療法(含筋膜鬆弛)

牙齒矯正

顱薦骨術

 

先進的歐美整合醫學領域有一特色,即醫牙兩科密切整合,從1950年代開始,德國整合醫學醫師以色斯醫師已經發現口腔病灶,特別是牙齒與扁桃腺的問題與疾病有密切關聯,也就是說口腔的局部問題是有全身性的影響,不侷限於「齒是骨之餘」的結構關聯而已。

牙醫與醫科必須合併來為病人提供整體性的治療是未來的醫療趨勢。不僅僅是從事整合醫學的醫師,越來越多的正統醫生也了解到口腔病變對其他身體部位的疾病(如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有影響,同時越來越多的牙醫了解到他們的治療對病人會有遠超過口腔衛生的全身性影響力量。

在美國西雅圖市行醫的安˙邁孔(Ann McCombs)大夫與拉瓦˙林可(LaVar Rinker)牙醫組成了「醫生-牙醫」團隊提供病人整體醫療服務。他們在「醫生-牙醫團隊:提供一世紀最理想的健康服務」一文提供了牙、醫整合的最佳解釋。

他們寫道:「(西)醫學美國化的結果,牙、醫分治越區分越開,我們合作的目標是把牙、醫重新整合,並且體認到兩者在今天的醫療環境下再也不能分治,特別是大約百分之八十的現行長期慢性病都直接或間接由牙齒治療方法所致(汞齊、根管治療、不當的拔牙方法、電池效應、牙齒矯正後咬合依然不正等治療方法所遺留下來的禍害)個別行醫的大夫或牙醫可以診斷出這些毛病,可是根據我們的經驗,大夫與牙醫直接合作才能提供病人必須的療法。即使這樣也僅能提供讓病人從慢性病裡有復癒的機會。」

邁孔大夫與林可牙醫再進一步提供出六大理由為何牙、醫必須整合。這些理由清楚地表現出牙齒與身體有六大互動的關係。它們與(1)血液循環、(2)電流能量、(3)神經系統、(4)結構與官能、(5)精神與情緒、(6)環境排毒有關。

牙、醫之間的(1)血液循環關係可由齒槽骨感染(cavitation)得到最佳證例。齒槽骨感染的地方通常血液循環不良,因此氧氣與養份無法達到需要修復的牙床,厭氧菌必然得以滋生而造成骨頭的窩洞。這些厭氧菌與許多心血管疾病又有牽扯。

牙、醫之間的(2)電流能量關係由牙齒與腑臟的經絡連接得到最佳印證。經絡儀檢測結果顯示智齒與小腸經相連、胃經則與上顎的非智齒的左右共四顆後臼齒及下顎的左右共四顆前臼齒相連,大腸經與下顎的左右共四顆後臼齒與上顎的左右共四顆前臼齒則相通,膽經與肝經與上下左右共四顆犬齒相連,而上下門牙(共八顆)與膀胱經和腎經連繫。這種微電流與能量的關係是德國科學家將中醫的經絡理論進一歩的擴展與發揚光大。

牙、醫之間的(3)神經系統關聯則由牙齒內的神經得到實際佐證。牙管內的神經屬於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份。交感神經大致分交感與副交感兩部分。八根上下門牙與交感神經相繫,而其餘所有牙齒則與副交感神經相通。

牙、醫之間的(4)結構與官能關係則在牙齒矯正學與骨骼矯正學上得到最佳的實證。牙醫矯正不只是把牙齒排列整齊而已,它可能衝擊或影響到身體的姿態。咬合不正的確會造成頭、頸和背三部分骨骼結構不正的困擾。與身體其他部分經「經絡」相連的牙齒也與身體其他部分骨骼由「結構」或「機械式」的連接,所以咬合不正會影響身體結構。反之,身體結構不正也會影響咬合。

牙、醫之間的(5)精神與情緒問題可從自主神經的胼胝體(limbic system)來深入理解。胼胝體系統掌管情緒,大多數人在牙醫的牙椅上或醫師的診所裡都不曾留有最佳的童年印象,有誰童年不痛恨看牙醫呢?我們都可以輕易地從自己的記憶中挑出實例。但是我們還要讓過去的種種痛苦綁架未來的幸福嗎?浴火重生就是從拋棄舊我而獲得新生,難到這不是靈修者所追求的嗎?

在歐洲生物學的實踐上,我們可以體會到(6)環境毒素的袪除重要性包含了牙齒的整修。許多牙材對整個身體與健康有害。長期暴露於汞齊的低濃度水銀毒素就是最佳例子。雖然仍有許多正統牙醫否認汞期有毒,健康從齒開始一書至少在三章的篇幅詳細敘述汞齊的危害,證據鑿鑿,不容否認。在我們嘗試把身體從食物、空氣、水、與土壤吸收入的環境毒素給袪除時,不能忘了在口腔中的重金屬毒與細菌毒素。

每當我演講時,我都會半開玩笑地建議聽眾,娶妻嫁夫一定先檢查對方牙齒,有些人覺得這種說法莫明其妙,有些人會心地微笑,再有些人則等下一步的解釋方才了然。在西方買馬的慣例是檢查馬齒,這是家喻户曉的事。既然挑馬的好壞決定於牙齒,人的好壞不是也可以借牙齒的健康來提供一項非常另類的評估證劇,當您閱讀完此文後,您會非常同意本法在某些條件下是非常好的輔佐證據的。

整合醫學的最深層意義

然而更深入的探討,整合醫學還有整合身心靈的意義。

疾病的發生,從某個角度而言,就是身心靈體遭受創傷而肢離破碎,重新把破解的身心靈結合為一其實就是整合的意義。在西醫專業化數十世代以後,人們再度感受到身心靈一體的重要性,開始再追求另類、輔助、自然、整合醫學,其流行普遍度超乎專家預料之外,終於驅使一向保守的台灣大學醫學中心設立全台第一個自然醫學中心,正視民眾的需求。所以,身心靈合一的整體醫學是二十一世紀醫療的未來趨勢。

現代文明帶來了便利的生活,卻沒有讓人們在心靈上獲得更多的解脫,反而追求靈修與宗教信仰的人口越來越高。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病,或所有的疾病都會有心理、情緒或思想行為因素的涉入。除了個人意識的問題,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察覺到集體意識對個人的影響,從家庭到部落民族,從不同人種到整個人類,這些因素也是疾病療癒過程必須去舒緩的要項。

例如身體與心靈的創傷往往是阻礙恢復健康的絆腳石。手術開刀的傷疤可能因為切斷經絡的流暢而造成西醫無解的疼痛或不明徵狀,至親往生所造成的嚴重悲傷沒有獲得舒緩造成後續的病發,都是典型的「心」病。更不用說,德國心理大師海寧格發現家族裡世代的愛的流動受阻後會產生疾病,家庭序位的與愛的流動恢復居然對疾病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些洞見再再讓我們瞭解人類真的是一個身心靈複合體,並且命運是相互牽連在一起。

但是我們最後要面臨的是訣擇是,改變自己個人生活型態來療癒疾病與持續恢復健康,不是獲得一時的舒緩而已。把自己一樣遵守醫師的誓言,「首先不要製造(對自己與他人)無謂的傷害」,我們也是自己最佳的內在醫師或療癒師。

整合醫學除了提供一個較完整的個人化治療方案以外,其實也可以用來做(精準)預防醫學。主流醫學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環繞在基因缺陷上的分析,但是整合醫學的精準醫學還加上生活型態,以及營養與排毒上的關照。

暸解主流醫學與歐美整合醫學的箇中奧妙(差異性),我們才能去選擇真正適合自己需求的醫療服務。在美國我曾碰過一些主流西醫上幾堂週末的草藥或輔助療法研習會就變身為整合醫學醫師,消費者自己要懂得去辨識真假整合療癒師。

結論

在過去,輔助與另類醫學一向被視作非正統的醫學,受到西方正統醫療團體某種程度的非難和敵視,甚至攻擊起訴,並且認為這些另類療法者是招搖撞騙的江湖郎中,但近二、三十年來,不僅生病的人會尋求照護,健康的人也運用它來保健養生,其消費金額更是相當可觀。

根據哈佛醫學院艾森伯格等人的研究報告,1991年時有33.8%的美國人在過去一年內有求助於整合輔助醫學的經驗,至1997年則增加到42.1%;其花費由每年4億2,000萬美元增加至6億2,000萬美元,短短六年間增加了50%。慢性疾病,如:背痛、焦慮、憂鬱或頭痛等,採用整合性的輔助醫學的現象十分普遍,尤其以肌肉骨骼的問題最常尋求輔助醫學的治療。現今連一些美國醫療保險公司也將一些輔助療法與中醫針灸納入保險付費項目。

台灣地區整合輔助醫學的使用情形也很普遍,根據2003年的調查顯示有75%的民眾於過去一年至少使用了一種輔助療法,且使用者遍布於各人口群及各行各業,特別是癌末病人使用輔助與另類醫學者更高達80%以上。

此外,在亞洲華人區,台灣人對口腔衛生的注重很差,我看過很多年紀輕者滿嘴爛牙,捷運電車上口臭橫飛。2005年四月初教育部長杜正勝在推廣口腔保健記者會上指出,政府於西元1992年推行國小學童校園餐後潔牙運動以來,台灣十二歲兒童恆齒齲齒指數(DMFT),已從1990年的四點九五顆、2000年的三點三一顆,降到2005年的二點七四顆,顯示潔牙運動的成果,不過離二點零顆的”世界性”指標尚有一段距離,同時寄望十二歲以上的人口腔也能努力保持牙齒健康,才能像杜部長所說的向世界「開口」。說白了,台灣齲齒的差勁程度是亞洲倒數第二名,僅好過菲律賓,全世界排名則是七十多名,令人汗顏。另外據最近新聞報導,台灣銀髮族(六十五歲以上者)平均只有十五顆牙齒,離日本八十歲剩二十顆牙的目標頗遠。

從2003年第一次回台灣闡釋汞齊的危害迄今已達十餘年,並慢慢連結有共識之醫師們建立醫牙聯盟,提供整合性的醫療服務。雖然成效有限,但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在這條比較吃力不討好的療癒道路行走。

因此,不論是患者或醫師對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輔助療法、自然醫學與功能性醫學都需要有所理解,而理解的第一步驟就是先釐清每一名詞的定義,這樣才知道自己的需求何人可以提供服務、何處可以獲得治療。